俄羅斯商業大亨,與他的佈魯克林往事

尼克斯是紐約的笑話,但籃網當笑話都不配——這是紐約主流媒體多年來的一些共識,也是尼克斯老板詹姆斯-多蘭敢於大罵球迷“愛看看不看滾去看籃網”的底氣所在。

尼克斯老板多蘭嘲諷籃網

籃網搬遷至佈魯克林已有十年,彼時那些開辟新天地吸粉對抗曼哈頓老錢的期待如今看來全是癡人說夢。在經歷五個賽季勝率不到五成的失敗以及五次換帥之後,籃網似乎又回到了十年前的原點,在一個被視為外人的老板掌控下,球星鬧劇不斷,球隊文化稀爛,眼看就要滑向失控。

在這一切混亂中,可能很少還會有人想起那位將籃網帶到佈魯克林、大手筆完成收購卻在僅僅四年後就匆忙宣佈拋售的上一任老板,米哈伊爾-普羅霍洛夫——早已遠離美國關註的他,自新年以來財富迎來爆發式增長,已經比如今蔡崇信個人身家多出一倍不止。

普羅霍洛夫身價變化圖(圖中單位:十億)

而他的故事和那些佈魯克林往事,仍在風中飄蕩。

(為方便閱讀,本文貨幣單位皆為美元。)

* * * *

普羅霍洛夫

普羅霍洛夫算不上含著金湯匙出身,但比起前英超切爾西隊老板羅曼-阿佈拉諾維奇還是上流許多。

他父親祖上曾是俄國富農,但到父親德米特裡一代已經一貧如洗,甚至被迫逃亡西伯利亞。不過德米特裡在艱苦中還是開始了新生活,成為執業律師,並在蘇聯體育運動委員會當了不大不小的官,負責對外關系事務。

即便普羅霍洛夫還能記起童年食物匱乏的日子,但總體來說,他的成長環境比起大部分同齡人來說已經相當不錯,青年時期他考入競爭激烈的高等學府莫斯科金融學院。在那裡,他與亞歷山大-赫洛普寧(日後的俄羅斯政治家)成為密友。

柏林墻倒塌那年,普羅霍洛夫大學畢業。他順利進入國際經濟合作銀行(IBEC)莫斯科總部工作,為聯邦十國辦理外貿賬戶業務。1991年3月,赫洛普寧將畢業後進入國際經濟合作銀行工作的普羅霍洛夫引薦給前對外貿易部官員弗拉基米爾-波塔寧,兩人在一年後(也就是蘇聯解體那一年)合夥創立了俄羅斯最早的私人銀行之一的MFK銀行(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финансовая компания)。

普羅霍洛夫與波塔寧

憑借自己在金融界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普羅霍洛夫憑借時代東風搖身一變成為了俄羅斯國內首批資本大鱷。當時由於政權動蕩影響,許多國家的國營銀行都經營困難,與俄羅斯的交易難以進行,因此很多銀行管理層致信俄羅斯客戶,建議他們將存款速速轉移至MFK這個安全港。

於是在短短半年時間裡,波塔寧和普羅霍洛夫就吸納了3億巨款。1993年,兩人又開辦Onexim銀行(ОНЭКСИМ-банк),波塔寧任總裁拋頭露面,普羅霍洛夫則在幕後擔任董事會主席,在通貨膨脹率高居不下之際,這家銀行成為財政部發行債券的支付代理行和莫斯科市對外經濟活動的服務銀行,光靠匯率利潤就賺得盆滿缽滿,不到兩年時間資產累積達20億。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債轉股”方案就是在這一時期油波塔寧發明的,面對惡化的經濟和動蕩的時局,波塔寧利用“債轉股”方案,讓國家拿大型企業股份作為擔保,來換取富商的私營銀行提供的貸款,結果就導致許多國有資產被賤賣轉移到由少數“寡頭”控制的銀行——普羅霍洛夫和波塔寧自然因此賺得盆滿缽滿,獲得了多家冶金工業和海運公司的股份,其中的典型就是諾裡爾斯克鎳業公司。

諾裡爾克斯鎳業公司

當時,Onexim銀行以1.701億貸款購得該公司38%的股份,並在半年後讓普羅霍洛夫加入了董事會——其實在拍賣過程中有競爭對手出價超過3億(畢竟這家大型采礦冶金企業的年利潤約為4億),被卻Onexim銀行拒絕——是的,這些國企的拍賣業務從一開始就被普羅霍洛夫和波塔寧控制了,他們自然可以用極低的代價(Onexim銀行當時的出價比該公司起拍價僅高出10萬)掠奪這些案板上的肉。

那真可謂烈火烹油一樣的日子,美國新聞節目《60分鐘》當年還就此事采訪到普羅霍洛夫,稱“在西方標準看來它甚至不具備法律效應,但在俄羅斯卻屬於合法”。一些西方媒體也將他們的行為稱為“令人發指的犯罪”。

報道此事的俄羅斯通訊記者則表示:“這根本不能用常規經濟術語向外人——尤其是美國人——解釋清楚。”

* * * *

然而好景不長,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俄羅斯經濟在1998年瀕於崩潰。政府將盧佈貶值,違約國內發行的國債,這也是普羅霍洛夫銀行家生涯終結的開端。

普羅霍洛夫

所謂時也勢也,權力核心圈風向未變之時,大鱷們就已經在籌劃跑路(包括1999年底開始肢解產業帝國的阿佈),而普羅霍洛夫仍在2001年被任命為諾裡爾斯克鎳業公司的CEO,一做就是六年。

這其實也算是人盡其能,因為當他接手時該公司幾乎一文不值,甚至連鎳產量和儲備統計都十分混亂。

半個多世紀以來,諾裡爾斯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它是座封閉城市,一度甚至不能在地圖上出現,在2001年被宣佈為保密行政區。這裡位於北極圈以北281公裡,與世隔絕,漫長的冬季氣溫零下20幾度。21世紀後,它仍是地球上污染最嚴重的地方之一。

普羅霍洛夫說,在這家鎳礦企業當CEO,就像治理一個獨立王國。為了振興企業,他親自前往當地礦井,裁減勞工數量,改善補貼和設備,並投入大量資金控制污染。到2007年他卸任,該公司的股價從不到7美元飆升至189美元,年營收達到100億。

普羅霍洛夫親自下礦井

也是在這一年,另一件大事再次改寫了普羅霍洛夫的命運。

普羅霍洛夫多年來都全世界最奢華的滑雪場之一法國阿爾卑斯小鎮高雪維爾過俄羅斯聖誕節,那也是他招待貴賓的重要場合。但在2007年,他的私人飛機將七名俄羅斯年輕女郎帶到了那裡的酒店,法國警方以賣淫罪為由將他逮捕並關押超過三天。

此事後來被廣泛解讀為其長期合作夥伴波塔寧的陰謀,讓普羅霍洛夫與波塔寧關系徹底破裂,同意解散合夥企業,並開始就共同資產的分割進行談判。2008年,普羅霍洛夫將他在諾裡爾斯克鎳礦的25%股份(價值130億)賣給了當時的俄羅斯首富奧列格-傑裡帕斯卡,他得到的回報是:超過70億的現金,以及全球最大鋁生產商俄鋁(Rusal)14%的股權(價值約30億)。

好巧不巧,就在不到半年後,金融海嘯席卷全球,各種資產都以光速貶值,傑裡帕斯卡的凈資產從280億暴跌至40億(如今約為30億),波塔寧的資產從90億變成15億(如今為275億)。而提前被迫套現的普羅霍洛夫反而逃過一劫,瞬間成了“有史以來最幸福的寡頭”。

現金就這樣成了普羅霍洛夫手頭的最大資產,而這些現金也和普羅霍洛夫一起離開了俄羅斯的大本營投向全球,在豪宅、豪車、遊艇和私人飛機上大肆揮霍。

普羅霍洛夫

普羅霍洛夫曾贊助過莫斯科中央陸軍的籃球、冰球和足球俱樂部;並在2008年至2014年間擔任俄羅斯冬季兩項協會負責人。2014年索契冬奧會禁藥醜聞後,他幫助三名被剝奪獎牌的女選手在紐約起訴格裡戈裡-羅琴科夫——也就是公開俄羅斯興奮劑計劃的吹哨人——尋求數千萬美元的賠償(但有人認為,普羅霍洛夫的真實目的在於暴露羅琴科夫在美國的下落,讓俄羅斯特工找到他。

除此之外,普羅霍洛夫的投資當然少不了“比第五大道頂層豪宅”還要穩賺不賠的NBA球隊。

* * * *

2009年,普羅霍洛夫提議收購籃網及佈魯克林新球館的一半股份。他甚至動用了梅德韋傑夫的關系,向奧巴馬政府提及此計劃,雖然對方其實幫不上什麼忙。

然而NBA僅在一年後就批準通過了收購案,讓他成為聯盟首位非北美出身的大老板。他在發佈會上那句“美國,我為和平而來”的幽默宣言可以說深得人心,而籃網為他和Jay-Z準備的宣傳攻勢當真有點要搶麥迪遜花園風頭的意思。

普羅霍洛夫&Jay-Z

那時候的NBA雖說熱鬧非凡,但仍承受著巨額虧損。拖後腿的自然是籃網這樣球市低迷的隊伍——即便是在新澤西打進總決賽的全盛之時,籃網一年都虧掉千萬,普羅霍洛夫接手時的情況可想而知,去密爾沃基打個客場的空座率能超過90%,也難怪NBA急於用“國際化”來包裝這支球隊。

但對普羅霍洛夫來說,一年虧一億真不是事,他在俄羅斯國內一年上繳稅款超過5億,光看新建的巴克萊中心蹭蹭上漲的價值,他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入主籃網第一年,普羅霍洛夫的存在感很強。球隊換帥他帶隊會面問候,為招募勒佈朗-詹姆斯甚至從俄羅斯飛到了俄亥俄的阿克倫。但事實證明,這支球隊隻是普羅霍洛夫的玩物,籃球比賽當然遠不如他一輩子最擅長的危險遊戲來得刺激,在那場遊戲中,保住身家和性命才是重中之重。

在做籃網老板的大部分時間裡,他本人其實都在法國。而籃網管理層在比利-金的領導下騷操作一個接一個,傷病累累的年邁巨星耗盡了球隊空間和潛力,他們就這樣成為了紐約人的笑柄。

當時籃網當家球星還是德隆

而當球隊熱火朝天地燒錢之時,普羅霍洛夫宣佈參加俄羅斯總統大選,最終還拿下了近8%的得票率,雖有“傀儡候選人”的批評聲,但NBA的歌舞升平還在繼續。

普羅霍洛夫剛收購籃網時曾發出五年內必奪冠的豪言,但僅僅過了四年,也就是在2014年,他就公開流露出賣掉籃網的打算。

他其實應該是舍不得的,還想玩點花活將股份轉移到代持公司,但去年《紐約郵報》的爆料揭開了內幕,原來他是被逼出售股權,當年克裡米亞危機引發了美國和歐盟的制裁,普羅霍洛夫必須站隊。2016年,他的Onexim集團旗下的媒體遭到突襲搜查,惹上稅務醜聞。同年,ONEXIM集團開始拋售資產,包括籃網估值達12億的半數股份。

2017年,蔡崇信以10億美元接手,一年後,美國財政部公佈了一份俄羅斯大亨白名單,普羅霍洛夫的名字赫然在列。

普羅霍洛夫賣掉籃網

當普羅霍洛夫於2019年9月將籃網全部股權外加巴克萊中心都賣給蔡崇信,創造了球隊收購紀錄之後,據稱NBA董事會都松了一口氣,仿佛終於送走了瘟神,終於又可以馬照跑舞照跳了。

所謂的笑柄也就是外人調侃圖一樂,NBA對普羅霍洛夫背後的隱患早就寢食難安,畢竟如果他不賣隊,現在就是另一個阿佈,籃網將成為整個聯盟乃至政府的難題。而以後見之明來看,普羅霍洛夫也算跑得及時,因為及時拋售而避免了阿佈遭受的那種制裁,姑且成功上岸(而且由於他母親有猶太血統,因此他在去年“及時”獲得了以色列國籍)。

至於蔡崇信,他對籃網的投入要比普羅霍洛夫多得多,也更受美國主流認可。他曾是華爾街投行精英中的“Mr. Popularity”,父子兩代都是耶魯大學傑出校友,蕭華曾直言他將為NBA在全球的擴張做出“無價”貢獻。

蔡崇信也相信自己能夠扮演連結兩種迥然不同文化的橋梁,不止為球隊和球迷,當然也為了NBA那些已經建立起跨國貿易的老板(包括遊輪巨頭熱火老板阿裡森、每年從喬丹品牌提成5%的黃蜂老板喬丹、還有擁有阿森納的掘金老板克倫克)和商業夥伴們——比起普羅霍洛夫,蔡崇信作為董事的商業履歷絕對更具說服力。

蔡崇信

可惜,在蔡崇信買下球隊之後發生的種種,也隻能說世事難料了。

“讓體育歸於體育”的說法在前幾年一度非常盛行,但如今,大部分人可能已經意識到體育永遠不可能隻是體育。

但值得寬慰的一點是,起碼冠軍永遠沒有捷徑,無論故事的主角們將漂向何方,路還都在腳下。

2022世界盃

富遊體育

瘋體育推薦富遊體育,擁有有三大體育系「super體育、鑫寶體育、ob體育」任君挑選

更多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