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教師節這一天,德國男籃和塞爾維亞男籃仿佛一老一新兩個教授走上了看臺,用一場最精彩的比賽告訴全世界籃球從業者:
“別老看NBA了,在FIBA世界裡籃球是這樣打的”。
當一學期課程邁向尾聲時,我們總會不禁對過去進行評價:
這是一屆證明了NBA和FIBA比賽模式在兩條鐵軌上越開越遠的世界杯;
這是一屆CBA的MVP和NBA的DPOY都飽受拷打的世界杯;
這是一屆檢驗歐洲籃球十足成色(前八裡六支歐洲球隊)的世界杯。
無論考試結果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我們還是來了2023年籃球世界杯最後一課。
塞爾維亞如同一個枕戈待旦的老獵手,自14年世界杯、16年奧運會奪得兩次銀牌後又幾次浮沉與爆冷出局,為了這枚前南解體後的首塊金牌,他們等了25年。
塞爾維亞開場利用大開大合的快速進攻打得德國隊連續兩個防守出現疏漏,約維奇自己快速推反擊爆扣點燃了全隊。
仿佛龍傲天一般的德國隊在他們的GOAT退役後,仿佛撿到了前輩的武林秘籍,喊著“三年之期已到”,自從去年歐錦賽奪得季軍後一發不可收拾,他們面對這塊鐫刻著“武林盟主”的招牌同樣饑渴。
在被開場的塞爾維亞打得發蒙時,小瓦格納和施羅德站了出來,這兩個進球的共同點是無論瓦格納的45°歐洲步還是施羅德的底角突破,德國隊的第一次陣地戰回合都佈置了五外站位——突破手面對單打時可以更加舒適,也會讓弱側獲得更多機會。
雙方在開場的兩個回合都找到了自己最習慣的進攻節奏——塞爾維亞利用自己的掩護給博格丹找三分手感,利用低位的手遞手給約維奇找機會;德國隊利用防守人的錯位不斷和弱側轉換的三分球做文章。
第一節比賽裡,兩隊合計打進了18計進球各自卻都僅僅隻有1次失誤,在這樣一場高強度的對攻裡這是難以想象的。
於是,塞爾維亞率先改變了自己的套路,他們開始利用陣容的高大在低位壓縮德國人的防線——這是他們在面對精神美國隊加拿大時便喜歡做的,在防守端端塞爾維亞的高位緊逼和聯防關門開始發力。
德國人開始出現失誤,而當博格丹命中後撤步三分時,分差來到5分。
德國隊見招拆招也來得格外快,既然你限制我的第一輪進攻發起,那麼我進攻也打第二點吧——他們有樣學樣的開始利用高低位戰術找外線射手和內線錯位,塞爾維亞剛剛穩住的優勢在兩個回合被德國人化解。
明明上次在正賽交手是在8年前歐錦賽的兩支球隊,仿佛在總決賽的泥沼裡摔打了七場一般會根據場上的變化不斷變陣,給對手的箭頭人物施加壓力,而雙方兩位過去現在的老鷹球員也打出了各種高光(所以沒準,下次美國隊應該帶上吹楊?)
在世界杯正賽開始前,德國隊廣受爭議替補們本場幾乎頂住了塞爾維亞的火力,而塞爾維亞因為多佈裡奇過早的受傷導致陣容深度受限,雙方都受制於體力下滑而失去了神乎其技的投射時,施羅德發力了。
德國的黑色閃電利用標志性的回馬槍突破、一次有些爭議的犯規以及掩護後的中距離拿下了單節9分,而此時塞爾維亞全隊單節僅僅隻有6分入賬,他們甚至丟掉了兩次不錯的上籃,約維奇的幾次出手也並不果斷。
德國隊的高低位掩護和球星的個人能力,讓塞爾維亞在防守端接連出現了溝通失誤,當小瓦格納在NBA三分線距離裡投進三分時,比分差距一度來到了12分。
德國隊在第三節由邦加主導高壓防守和小瓦格納帶起的耐心傳導讓塞爾維亞經歷了攻防兩端的大跳水,後者經歷了整個世界杯裡最糟糕的一節比賽。
一場比賽到了最後時刻,雙方也就開始用最強硬的姿態對拼了,上半場的對攻大戰一度成為了聯防夾擊的絞肉機拼搶。
兩大高手試遍了一切招式上的花拳繡腿,比賽也就到了內力互拼的環節。
在塞爾維亞一次次沖擊內線的浪潮下,德國人第四節連續失誤和進攻打鐵,裁判甚至給了一次有些莫名其妙的進攻犯規,塞爾維亞還是一度把比分迫近到了隻差4分,德國人卻又能在下一回合命中空位三分回應。
在比賽有些絕望時,總能有個“奇”帶給塞爾維亞懸念,末節15分的阿夫拉莫維奇連得6分帶隊打出18-9的進攻高潮,可惜在最關鍵的時刻,古杜裡奇祭出了空位三分不中、近在咫尺的2+1不中、傳球失誤的三連……
而施羅德如同一架銳利的奧迪突破到了塞爾維亞腹地,打進了或許是他生涯最重要的一次上籃,殺死了比賽。
對於塞爾維亞而言,這是一場充滿了殘念的比賽,這是一次過於遺憾的世界杯之旅,運氣最終還是沒能站在他們那一邊,距離他們追逐了太多年的冠軍還是僅僅一節甚至一球之遙。
也許他們還是需要那個喜歡快樂水、賽馬和寶可夢遠超過了籃球的胖子,誰又知道下次的塞爾維亞會把籃球帶到怎樣的高度呢?
對於德國隊而言,在這一場有驚無險的比賽裡,他們創造了新的歷史,即便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足球讓德國人有些痛苦,但和其他足籃日益趨同的國家不同,東方不亮西方亮,八場全勝,德國籃球最終成為了世界冠軍。
在90年代時,對於德國人而言最喜歡的運動是賽車和足球,不久後一位從網球半路出家的大個子選擇了籃球,並且很快進入了NBA,不僅僅拿下了總冠軍,還帶著德國男籃打出過太多不曾擁有的高度。
20年後,當那位德國史上最偉大的球員在不久之前進入了奈史密斯名人堂後,一個月不到,如今德國男籃為他們最偉大球員送上了這份最棒的禮物,他們在前人的基礎上走向了世界籃球的頂峰。
而他的故事也一直在深深影響著這支德國男籃。
2014年時,當年僅18歲的安德烈亞斯-奧佈斯特搬家到班貝格開啟自己的籃球職業生涯,他從家鄉哈雷帶來了一張海報,海報上面是德克-諾維茨基和他說過的一句話——
“所有的夢想都是瘋狂的,直到有一天它們成為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