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年之初,我就到教練家中告訴他,我會成為這支球隊的德雷蒙德-格林。”2016年,正準備開始大三賽季的俄勒岡大學球員狄龍-佈魯克斯這樣對記者說。
大學三年,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句話,到NBA選秀之時,他也和格林十分相似:同樣是次輪出身,同樣是天賦不夠頂級的藍領,同樣對“惡漢”名聲無比享受,狄龍的NBA生涯的確復刻了格林的很多經歷——直到現在。
同樣是季後賽,同樣是襲擊勒佈朗要害的惡意犯規,但狄龍的下場卻跟格林完全相反。最諷刺還在於,給狄龍最狠打擊的人可能不是在他腦袋上砍下雙二十還命中制勝球的勒佈朗,而是他一路模仿的格林。
今年3月,狄龍在一次采訪中diss了自己曾經的偶像:“我不喜歡德雷蒙德。他要是不在勇士打球,根本就沒人認識他。”
格林自然不是好惹的,他在個人播客節目裡針對狄龍的那段話激情開麥,逐句回擊,火力全開:
“這個白癡小醜說,他十分厭惡追夢,但他壓根不了解我。他說討厭勇士,換作是我,大概也不會喜歡一直都在虐自己的球隊。關於勇士的一切他都很煩,說真的,我們奪冠的時候你還是個看球的高中小屁孩(也許上了大學),應該看得挺嗨的,但大家都懂,你就是個看球的球迷。”
“他說追夢話太多,但如果你有四個冠軍,你當然有說不完的話。能進全明星,話可以多一點;最佳防守球員?話肯定更多;兩枚奧運金牌?還有什麼話不能說呢。他說我經常占便宜,我占了啥便宜?我吃了15個技術犯規,比你這個蠢貨少一個。”
“如果大家好奇為什麼灰熊沒本事奪冠,看看這個白癡就明白了,灰熊竟然指望這種人幫他們奪冠。這些發言隻能證明他對籃球的了解少得可憐,然後他還把王朝掛在嘴邊?沒了你才能有王朝吧。”
“他說我在比賽中很投入很努力,擅長執行防守戰術,那我本來就是球隊的防守根基呀。他說這大概就是勇士能看上我的原因——呵呵呵呵,我倒是想知道灰熊到底看上了你哪一點!還是說,他們其實看不上你?我可不確定你隊友真看得上你。”
“但我可以告訴你為什麼勇士看得上我。你要是能像我這樣,為四個冠軍做出那麼多貢獻,他們自然就喜歡你了。所以,下回評價我的時候,先查查資料,動動腦子,我也希望那時候你的處境能比現在更好,希望你的隊友真能看得上你,認為你為勝利做出了貢獻,因為現在的你可做不到。”
上次看到一位冠軍老將如此兇殘地打壓羞辱一位以其為模板的後輩,大約是奧尼爾說霍華德不配當超人的時候。
當年霍華德帶著一副友善討好的面孔踢到鐵板,從此縮回自己的殼裡;而今狄龍還沒來得及復仇格林,心態似乎就被勒佈朗徹底打崩,成了全民嘲笑的對象。
在NBA,當惡漢其實沒什麼不好。自古以來聯盟都特別需要這樣的角色,蘭比爾、羅德曼、雷吉-米勒、阿泰、格林,甚至連科比、勒佈朗和杜蘭特這樣的巨星也曾帶著所謂的惡漢心態打球。一旦站上冠軍的舞臺,惡漢和英雄其實就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但恨不得集全聯盟的仇恨於一身的狄龍可能有點hold不住了。因為想要扒下他這身惡漢皮,讓他露出小醜真面目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 * * *
有點幽默的是,狄龍來自以民風友善著稱的加拿大。他的媽媽曾表示,狄龍在場上和場下完全不一樣,從來都是個溫柔隨和的孩子。
但母親看兒子大概是全世界最偏頗的視角。狄龍從小在球場上就展示出幾近偏執的求勝欲,脾氣也是一點就著,經常失控。
初中時,狄龍跟隨加拿大的AAU球隊前往美國參加EYBL聯賽,就曾因情緒問題影響到全隊而被主教練關在酒店房間。每次裁判爭議吹罰觸怒狄龍,教練組都非常緊張,一旦他控制不住,球隊就會馬上換人。
但從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狄龍聽到的基本都是鼓勵,所有教練都告訴他:想要進入NBA這種頂級聯賽競爭,你就得保持這種混蛋心態,一口氣都不能泄。
“再怎樣也不該毀掉孩子身上那種活力,而是幫助他們學會如何控制它。”狄龍的高中教練梅爾尼克說。“如果激情都被壓制,那他的天賦也就被扼殺了。”
這大約是成年人替狄龍做出的取舍——天賦不夠,搏命來湊。做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惡漢,或許還能在NBA找到立足之地。於是狄龍發誓要做人人喜歡的隊友,同時也是人人憎恨的對手。
格林當然比誰都了解這種心態,因此才不斷強調狄龍不是什麼惡漢英雄,而是跳梁小醜,還發出“我不確定你的隊友是否喜歡你”的誅心之論。
在AAU打球時,狄龍跟賈馬爾-穆雷做過隊友,前狀元本內特和維金斯都是已掛靴的前輩。狄龍青少年時期身材是有些臃腫的,沒有典型運動員的那種精壯。他確實沒少因此遭受嘲諷霸凌,到大學還有隊友喊他“胖仔”。
但狄龍的刻苦毋庸置疑,大學時他綽號“籃球苦行僧”,可以在一年時間裡將體脂率從17%降到7%;每場比賽前都仔細研究熟記對手的進攻習慣,分析找出可供自己利用的弱點。隻是他在場上的表現從來不完美,比如一些難看至極的假摔。
2016年瘋狂三月,狄龍用22分的亮眼表現幫助俄勒岡大學在16強賽淘汰了杜克。但他在垃圾時間末尾刷三分的行為還是引來了名帥K教練的警告:“像你這樣優秀的球員不該幹這種事的。”
(有意思的是,狄龍當場道歉並在賽後將此事告訴記者,結果K教練反不承認他說了這番話,到後來有人把兩人在場上對話的視頻發到網上,K教練鄭重其事地發了份聲明,向俄勒岡大學和狄龍道歉。隻能說大學籃球氛圍確實不太一樣。)
初高中都跟狄龍做過隊友的傑倫-波伊斯瑞斯這樣評價狄龍如今的球風:“他小時候就是這樣了。他甚至會在訓練中對隊友幹同樣的事。隻要踏上球場,狄龍從來都沒變,他一定會下狠手,讓你沒法好好打球,找到你的弱點。”
可惜NBA不是男孩的遊戲,暴露弱點的人成了狄龍自己。
* * * *
狄龍球場內外的滑坡因勇士而起。而灰熊跟勇士的恩怨應該是從伊戈達拉開始的。
2019年,勇士陣容洗牌,伊戈達拉被交易至灰熊,但他無意前往孟菲斯效力,雙方最後和平分手。但灰熊的年輕人顯然覺得伊戈達拉太過傲慢,狄龍對他數次開炮,莫蘭特也跟庫裡抬杠,發杜蘭特拿FMVP的圖片刺激他。那之後幾年,隨著灰熊重返西部強隊行列,狄龍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能把頗有風度的康利(前隊友)和米切爾(2021年季後賽裡對他贊許有加的對手)都惹急眼,逼得愛德華茲嗆聲莫蘭特父親要其管教狄龍(狄龍生父並未參與他的人生),狄龍似乎樂在其中,稱隻要能把對手腦子攪亂,他的目的就達到了。
灰熊主帥詹金斯知道狄龍是個棘手的刺頭,但他曾經相信狄龍的爆裂性格在控制得當的情況下說不定就能成為推動灰熊走向冠軍的重要拼圖。
狄龍為了提升防守效率和騷擾效果也付出了大量努力,每場比賽前要花上四五個小時研究錄像,包括對方球員的習慣,教練組的指令,甚至還有當值裁判資歷和傾向——這樣他才知道以怎樣的力度犯規對自己最有利。
他有自己的野心,想進最佳防守陣容,甚至收獲最佳防守球員獎。本賽季有媒體做過統計,狄龍是全聯盟半場陣地戰裡對位防守全明星球員次數最多的人,而他把這些頂級球星的命中率限制在45.7%(平均值為54.6%),效率穩居第一。僅有利拉德一人在他手底下拿到了40+,這或許給了他不斷挑釁勒佈朗的勇氣。
隻可惜,季後賽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一支從未奪冠的隊伍,對著衛冕冠軍叫囂自己在西部無對手,說聯盟門面球星年紀太老不足為慮,這種狂妄不會為他們贏得任何尊重。
就像去年季後賽第二輪與勇士沖突不斷升級的系列賽導致狄龍被禁賽,莫蘭特也受傷報銷,而狄龍被淘汰後竟然放出灰熊要建立王朝的豪言,是連克萊都覺得荒謬到好笑的程度。
本賽季,灰熊的比賽和狄龍的表現更是完全被各種鬧劇掩蓋,連場邊看球的詹蜜名嘴都能跟他們撕起來,沒人希望看到球場恩怨演變到這種程度。
勒佈朗在首輪把狄龍當空氣的態度是最理性的應對方式。若他跟克萊一樣坐在板凳席扳著手指頭數自己的冠軍,那才是著了對手的道。
灰熊連輸兩場,狄龍一場被罰下,一場成為勒佈朗爆發的背景板,勒佈朗從右路突破命中扳平球把比賽拖進加時,狄龍和貝恩就站在右側。狄龍還曾大言不慚描述過自己如何限制勒佈朗,強調左路是其弱項,結果他連協防動作都沒有。
這還不算最丟臉,他甩鍋稱是媒體把自己描繪成惡人,躲避記者采訪,還跟莫蘭特光速逃離球館。
難怪之前格林被禁賽大批人為他叫屈,人家做惡漢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狄龍系列賽打了一半就閉上了喋喋不休的嘴巴,看上去就個輸不起的孩子,壓根沒成熟到足以駕馭惡漢的角色。
這不是狄龍一個人的問題。灰熊是全聯盟最年輕的球隊之一,平均年齡隻有24歲。隊內資歷最老的球員是亞當斯,而亞當斯在加盟之初就感慨過這支球隊的天賦上限是那麼高,但經歷的真正考驗卻又那麼少。
“判斷一支球隊是否成熟的辦法就是看季後賽。”他說。“個人表現哪怕再差,永不言棄並能及時做出調整,才是真正的成熟。”
莫蘭特有他自己的問題,但他畢竟是聯盟力捧的巨星。狄龍選擇當惡人,道路隻會更崎嶇。這番首輪苦戰,或許早就註定是一場挫折教育。而教育人的角色,由下賽季就將成為全聯盟最老球員的勒佈朗來擔任再合適不過了。
就在G3賽前熱身時,勒佈朗出人意料地主動找到狄龍,與他進行了一番近距離交流。他態度十分平靜,狄龍也愣愣地看不出什麼情緒。後來,還是專業讀唇破解了勒佈朗給狄龍的贈語:
“我隻想告訴你,你惹太多事了。你個大傻子除了瞎打啥也不會。啥都不懂。挑戰我你還不夠格。一會兒多進點球。做好你分內之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