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17日,籃球名記沃納羅斯基曝光了邁克爾-喬丹準備出售黃蜂股權的消息。
一般來說,大老板轉手球隊總得有個醞釀過程,但沒想到,喬丹賣隊風聲走漏之時,已經到了連下家都找好的地步,雖然不會立刻達成交易,看起來也是八九不離十了。
喬丹出售黃蜂
這些年來,籃球之神在商場上的躊躇滿志的確被黃蜂的表現打擊得七零八碎,他入主球隊13年來取得的最大成就,可能就是拿回了最初的隊名。
但作為NBA唯一一位黑人大老板和目前被公認的歷史最強球星,公眾印象中的聯盟也不應該少了喬丹的痕跡——哪怕已年過六十,但他每一次亮相黃蜂的訓練和賽場,都還能喚起球迷對他無與倫比的巔峰歲月的記憶。
隻是現實很骨感,看黃蜂比賽已經成為了對喬丹的折磨
喬丹本賽季最新表情包
但球場的失意並沒有影響到喬丹的腰包,事實上,在這些年間,黃蜂的經營狀況著實讓他賺得盆滿缽滿。
黃蜂歷年總營收,單位百萬美元
黃蜂歷年運營收入,單位百萬美元
首先,球隊的運營收入(operating income)扭虧為盈。在他斥資2.75億(個人出資約1.8億)收購黃蜂的2006年,NBA整體虧損是常態,直到近年來才有所好轉。
比起一些搞出許多大新聞的球隊,黃蜂的財務狀況確實算得上勵志故事,與他們的建隊能力相映成趣,再次說明職業體育對老板、球員和球迷來說可能當真是三種不同的遊戲。
黃蜂歷年估值,單位百萬美元
其次,球隊整體營收再加上市值更是隨大流迎來飆升,目前估值在17億左右,實際售價會更高。可以說,喬丹在黃蜂耕耘13年,虧得當真隻剩下錢。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些年球隊市值暴漲屢屢創下收購紀錄,而且現有的總價240億的轉播合同在2024-25賽季後到期,未來預計會有更高的天價,NBA已被譽為穩賺不賠的好生意。行情如此看漲,喬丹為何要在這個節骨眼退場呢?
先不妨來看看準備接盤黃蜂的新老板人選。
黃蜂新老板候選
一位是老鷹股東裡克-施納爾,擁有哈佛商學院MBA學位,事業有成的資深投資人,在2015年聯合格蘭特-希爾等人以8.5億的價格收購了老鷹。
但另一位老板加佈裡爾-普羅特金就不同了。他在2019年就入股黃蜂,成為喬丹的夥伴(喬丹當時還持有97%的股份)。2020年,喬丹又將20%的股份轉讓給普羅特金,變現3億,本人還保留80%的股份。
可就在2021年,普羅特金攤上了大事,成為了華爾街的年度新聞人物——還是負面的。
普羅特金
在當年著名的遊戲驛站(Gamestop)軋空事件中,普羅特金就是最大的“反派”。
事情原委是這樣的:遊戲驛站作為美國實體電視遊戲連鎖商,經營受到網絡發行的沖擊,本就每況愈下,受疫情打擊更是雪上加霜。於是,華爾街不少基金開始做空其股票,首當其沖就是普羅特金創辦的梅爾文資本,堪稱遊戲驛站的最大空頭(2021年1月22日,該公司約140%的流通股份被做空)。
但在疫情期間,無數美國消費者被迫待在家中,消費減少了,手頭的現金卻在增加。遊戲驛站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加之更多人對華爾街在2008金融海嘯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輕巧逃脫懲罰的結局)的憤怒,大量散戶在Reddit論壇上集結化身為某對沖基金經理口中的“股市叛亂分子”,認購大量遊戲驛站期權,沖爛了這些空頭。
遊戲驛站當年的收盤價
梅爾文資本就是這些人重點打擊的對象。僅僅一周時間,遊戲驛站股價比歷史低點飆升近190倍,梅爾文資本市值狂跌30%,但在空頭們徹底垮塌之前,強制幹預措施就已經到來,散戶的努力還是基本以失敗告終。
梅爾文資本獲得了共計27.5億的融資,但還是血本無歸,原本該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達到125億,卻因此事損失68億美元,最終在2022年5月宣佈關閉。
普羅特金本人也成為被網暴的對象,足見他這種典型的“白人男性精英”遭人恨到了何種程度。至今社交網絡上還能找到很多醜化他的表情包,他說自己遭遇了大量反猶主義侮辱,“還有一些帖子說希望看到第二次納粹大屠殺,不能再讓猶太人這樣為所欲為。”他說。
普羅特金被網友人肉搜索
隻是這些對富人“行使私刑”試圖“劫富濟貧”的網民大概沒有意識到,他們帶有民粹主義的金融活動可能也讓喬丹損失慘重,心有餘悸。
2021年,喬丹的個人財富也難得出現了縮水,凈資產少了足足5億(雖然還有驚人的16.6億)。
自從喬丹從勞方轉為資方以來,他基本代表了最經典的美國致富故事,從規則挑戰者變成了規則本身,個人資產規模隨著黃蜂經營的改善水漲船高:2015年突破10億,2020年突破20億,僅在2021年遭受大量損失。
普羅特金和喬丹一起觀看黃蜂比賽
至於普羅特金,他和喬丹一樣仍是億萬富豪,而且還能靠佈局在黃蜂的資產回口血。2019年當他入股黃蜂之時,喬丹在聲明中熱情洋溢地說:
“(普羅特金以及另一位股東丹-桑德海姆)對球隊的投資是無價的……他們都是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和公認的領導者,都信奉慈善事業,對籃球充滿熱情……我期待與他們合作,向他們學習。”
到現在所有人才反應過來喬丹跟普羅特金可能是什麼關系,因此有網友調侃稱:“哥們是真要把股份賣給普羅特金了。或許這是後者把當年虧掉的錢拿回來的唯一辦法。手動笑哭。”
除了自身投資佈局的因素,影響喬丹做出賣隊變現決定的,或許正是NBA的行情。“絕對看漲”的另一面卻是這樣一個現實:本賽季,已經有兩支球隊更換老板了,太陽創造40億收購紀錄,雄鹿大老板馬克-拉斯瑞以35億的價格轉讓手中股權,這怎麼看都不是正常現象。
太陽新老板伊什比亞
再放眼整個體育界,曼聯利物浦這些(剛好都有美國資方的)英超豪門都傳出了出售信號;NFL的華盛頓指揮官隊掛牌出售(報價70億,預計成交價會在50億以上);NHL的渥太華參議員隊也在今年準備轉讓交接(預計能超過9億)。往大了說,這跟美國政府放水不一定沒關系,底層能否解渴不知道,但一批職業球隊老板應該能喝到飽,包括喬丹。
另一個問題則在於,在新轉播協議還八字沒一撇的情況下,NBA由目前這份轉播合約啟動的增長模式能否持續?
根據福佈斯的數據,黃蜂市值排在NBA第28名。市值第一的勇士已經突破70億大關。跟著聯盟營收水漲船高的市值和歷史第一球星的存在都未能改變黃蜂的墊底處境和與巨星無緣的形象,那在接下來更多未知和動蕩的時代裡,NBA頭部球隊的凈值增長是否還能繼續惠及底部?
不管怎樣,接盤各方也隻能相信行情會繼續漲下去,正所謂大到不能倒。
喬丹
新時代的球隊資本歷史,或許還是得等勒佈朗-詹姆斯這樣的新玩家繼續書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