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NBA籃球 - 馬龍&斯托克頓:爵士之光,猶他之恥

馬龍&斯托克頓:爵士之光,猶他之恥

整整30年前,卡爾-馬龍與約翰-斯托克頓在鹽湖城德爾塔中心比肩而立,共同舉起了MVP獎杯。

馬龍&斯托克頓獲得1993年鹽湖城全明星MVP

馬龍懷抱一歲半的大女兒凱迪,斯托克頓牽著大兒子休斯頓,彰顯了合家歡氛圍,也完全符合猶他當地社區最為看重的“家庭價值觀”。

30年後,全明星重回鹽湖城,馬龍與斯托克頓也故地重遊。馬龍擔任了扣籃大賽評委,還作為歷史得分榜第三名,與勒佈朗-詹姆斯和卡裡姆-阿卜杜·賈巴爾同臺。當他與斯托克頓出現在大屏幕,鹽湖城球迷仍報以歡呼。

隻是,比起當年的無限風光,如今他們參與全明星所帶來的爭議和面上掩飾不住的尷尬無不證明了世事的變幻。他們內心恐怕都明白,自己大概是這個全明星最不受歡迎之人,他們既象征著爵士的驕傲,同時也代表了猶他的恥辱。

馬龍&斯托克頓出現在2023年鹽湖城全明星

* * * *

整個全明星周末,社交平臺和各路媒體都充斥著對馬龍過去的憤怒聲討。

馬龍20歲時涉嫌強奸12歲幼女,導致對方在13歲時產下一子。這其實早已不是新聞,但不知為何至今仍有大批球迷聞所未聞,以至於震驚無比。每當轉播鏡頭給到馬龍,不光是網友,就連霍林格這樣的資深媒體人都有關掉電視的沖動,NBA作為標榜進步平權的聯賽,主打一個不但涉嫌強奸、更有孌童之實的球員,還標榜他的歷史地位,簡直聳人聽聞。

美媒將全明星合照中的馬龍截掉

馬龍強奸幼女案被曝光之時,正值他的職業巔峰。那個私生子是馬龍讀大學時搞出的三名子女之一。(另外兩個孩子是雙胞胎,出生時馬龍與女方都17歲,馬龍同樣拒不承認血緣關系。)

孩子的母親叫格洛麗亞-貝爾,一方面由於墮胎禁忌,一方面是因為太窮,這家人專門等到馬龍進了NBA才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女方當時要求是馬龍一周支付200美元贍養費。馬龍的回應是沒有回應。

最終,馬龍被路易斯安那州法庭強制執行一周支付125美元。但他仍覺不公,繼續壓價,最終女方退讓,雙方庭外和解。幼女生下的兒子名叫德米特裡斯,一直到18歲他才跟馬龍相見,而馬龍當面告訴他,父子相認已經沒有意義,“一切為時已晚”。

德米特裡斯曾說:“對於此事,我就當作媽媽去了精子銀行一趟才有了我。我不恨他。這種心態讓我成了更好的人。”

卡爾-馬龍和兒子德米特裡斯-貝爾

長大後成為了一名NFL球員的德米特裡斯或許的確有一顆寬容的心,他甚至與那對私生雙胞胎至今保持了不錯的關系。據稱2014年至今,他與馬龍的關系也終於好轉,甚至還跟他一起打獵。

可惜的是,後續故事不管如何溫馨,都無法沖淡馬龍致使幼女懷孕的罪惡。有人猜測,NBA大約也是騎虎難下,請他會被罵,不請他更要解釋緣由,不管怎麼選,馬龍醜聞都會進入主流視野,但惹惱爵士和猶他州的金主更是得不償失。

《滾石雜志》全明星報道的大標題寫著,“NBA不應該讓變態馬龍亮相全明星”。但其實,馬龍的人格絕不止“creepy”那麼簡單。在鹽湖城報道20多年的老牌專欄體育作家戈登-蒙森的分析堪稱鞭辟入裡。

滾石的報道

蒙森說,馬龍跟他是老熟人,甚至還曾邀請他去自家派對和農場做客。但在這個全明星周末的媒體采訪環節,馬龍面對記者可以侃侃而談,但卻堅決不接受蒙森的提問。這讓蒙森百思不得其解,最終隻能懷疑,馬龍心知醜事會因全明星放大,他是真怕了執筆為槍的這些名作家。

畢竟,蒙森所供職的《鹽湖城論壇報》早在1998年就報道過馬龍跟雙胞胎的官司,但在猶他本地球迷群體中遭遇極大抵觸批評,馬龍作為球星的聲譽和事業根本沒受影響。而風頭過去後,按照蒙森的說法,“他就像鴕鳥一樣一頭紮進沙子”,不承認也不負責任,哪怕已經認下了雙胞胎和德米特裡斯,他依然從未給公眾一個說法,連最接近於道歉的聲明都來自他跟“正妻”的兒子KJ:

“他是犯了個錯誤,但不管怎樣,他是個好爸爸,他仍在照顧德米特裡斯。”

蒙森說,馬龍至今仍然躲躲藏藏,像個矛盾的謎團,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而這種特質放到斯托克頓身上也依然精準,他球員時期的低調和退役後的神隱與馬龍極為相似。

馬龍&斯托克頓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即便是最忠實的NBA球迷也講不出斯托克頓的太多生平。人們大抵知道斯托克頓是籃壇傳奇巨星,是歷史助攻王和搶斷王,或許還算得上爵士隊史最偉大球星。他的職業精神無懈可擊,最大的黑點可能也就是動作有點臟,容易遭人恨。

退役後,斯托克頓帶著全家回到自己的家鄉,人口僅有23萬的斯波坎平靜度日。

他隻是遠離了主流,但從未遠離政治。在新冠疫情期間,斯托克頓先是出演了目前已被全網封禁的關於疫苗陰謀論的影片,宣稱已有“成百上千”的運動員在接種疫苗後猝死。後來他又公開支持歐文,稱他不惜禁賽也要反疫苗的行為是“義勇之舉”。

除了反疫苗,他還反對口罩令,並因拒絕配合戴口罩而被母校取消了季票資格,瞬間聲名狼藉。

斯托克頓:希望更多球員能支持歐文,拒絕打球

在美國,疫苗和口罩在過去幾年已從衛生問題演變為政治問題,斯托克頓這番高調的政治出櫃,讓整個NBA措手不及,大部分人的反應都是愕然,然而迅速屏蔽了此人的任何聲音。

等到2021年1月6日發生國會山襲擊案,斯托克頓的親密友人(其丈夫是爵士老員工)參與其中顯然也不是什麼意外了。雖然她闖進國會山進入參議院畫廊,雖然她為沖破警衛進行破壞的夥伴們鼓掌叫好,但斯托克頓說,“我認識她17年,她是個徹頭徹尾的好人”。

斯托克頓支持友人

不相信疫苗(其實還是由他們忠心守護的前總統監制)和不承認選舉結果並沖擊國會山,這兩件事看似獨立,但其實不僅息息相關,而且還互為因果。

沒想到,斯托克頓因畢生低調而成功保護的公眾形象就這樣毀於一旦。從這些年他制造的新聞,基本可以繪出一副雖不完整但也足以令人搖頭嘆息的肖像,有媒體調侃稱:“他簡直就是每個白人都最厭惡的姻親叔父,整夜不停地散佈著右翼虛假信息。”

公眾對斯托克頓這些言行雖然厭惡,但更多還是疲憊。因為這幾年,這樣的人他們已經見過太多:堅信“我這輩子從沒歧視/欺壓過別人,也從來沒見過美國的種族歧視”,堅信他與和他一樣的人才是美國“民族血脈的正統”,堅信總統大選結果舞弊。(如斯托克頓辯稱:“她不過是在支持公正的選舉,這不是個自由國家嗎?”)

斯托克頓

很多人替歐文叫屈,說為什麼他在全明星被噓而馬龍斯托克頓仍能得到歡呼,但其實,“地平論”或“猶太邪惡籠罩美國”的性質並無太大不同,斯托克頓與歐文在疫苗問題上的立場隻能說是極左和極右光譜的巧合重疊,或是殊途同歸。(還好馬龍也是黑人,與歐文構成了黑右黑左的內部矛盾,才避開了種族的大帽子。用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和史皇打了克裡斯-洛克一巴掌差不多。)

NBA在全明星上請回兩位爵士傳奇,結果隻會讓他們被“挖墳鞭屍”,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為,在他們退役這麼多年後,再來一次蓋棺定論。

* * * *

然而,貫穿於馬龍和斯托克頓的謬誤、矛盾與謎團的,正是猶他——哪怕他倆壓根不是猶他人。在大多美國人(尤其是東西海岸發達地帶的那些)心目中,猶他本就充滿謬誤、矛盾和謎團。

這當然與摩門教息息相關。摩門教作為美國第四大宗教,因其異端教義臭名遠揚。該教會最著名的領導人是有至少55名妻子的楊百翰。教會在誕生早期因倡導一夫多妻而遭到美國多地州政府的驅逐,最後在猶他州興旺發達。

摩門教在鹽湖城的神廟

猶他州歷史上童婚成風,關於性別和種族的原教旨主義泛濫,有點“五毒俱全”的意思。摩門教會傳教從幼兒開始,具體的一些辦法包括“不得閱讀書報、電視、電影,不得聽非教會相關音樂、晚上9點以後不得出宿舍,也必須避免與異性單獨相處”。

《時代雜志》曾在1997年做過一份調查報道,稱該教會當時擁有資產超過300億美元,是美國最富有的宗教。不過,因為教會並沒有對外公開財務信息的義務,爵士到底是否曾經或至今依然屬於教會資產,外界不得而知。

摩門知名教徒除了爵士隊的富豪,還包括《暮光之城》作者史蒂芬妮·梅爾,以及2012年美國總統選舉的共和黨提名候選人米特-羅姆尼,這位猶他州資深參議員號稱“爵士頭號球迷”。

爵士前老板拉裡-H-米勒在21世紀鬧過的最大爭議,是禁映奧斯卡獲獎影片《斷背山》。他本來完全不知影片內容,但在首映當天接受采訪時才被告知片中有兩個同性戀牛仔,他立刻要求公司旗下的所有院線下映。

此事在全美都造成了巨大爭議,但NBA未發一言,哪怕在同時期,已有不少黑人球員(包括皮爾斯和艾弗森)因為恐同言論受到處罰。

即便有當地媒體為外界對猶他州種種刻板印象和標簽叫屈,稱鹽湖城從來都是“藍派”城市,影響力最大的遊說團體來自LGBTQ權利組織,但這樣的申辯相當無力。

斯托克頓和拉裡-H-米勒

1997年總決賽的最深刻記憶莫過於喬丹的流感之戰,但羅德曼被罰5萬美元同樣曾引發熱議,因為他侮辱了摩門教徒,雖然人人私底下都吐槽,但公然說出來就是政治不正確。(羅德曼應該很冤枉,禪師說他壓根不知道什麼是摩門教,總聽別人嘲諷,還以為“摩門”是猶他人的蔑稱。)

如今NBA這些倡導公平公正的球員領袖恐怕也難控制對猶他的輕視。之前勒佈朗和杜蘭特作為全明星隊長選人的時候,把米切爾和戈貝爾漏到了最後,勒佈朗還說他從小到大玩遊戲都不會選爵士。這話除了冒犯猶他,其他所有人聽了都是會心一笑。

不選爵士球員

就算鹽湖城是自由派的天下,米切爾在離開爵士時的言論依然值得深思。“在猶他的時候,我遇到過很多場外問題,這不是什麼秘密。我從未宣之於口,但如果真要說,我隻能說那真的讓人心力交瘁。”

在這裡效力多年的米切爾格格不入。但在米勒家族和猶他人民眼中,馬龍應大概是“最美國”的黑人,而斯托克頓則是“最美國”的白人。

馬龍自己就是私生子。父親在他三歲那年自殺。馬龍有9個兄弟姐妹。斯托克頓的嶽父曾在保守州阿拉斯加擔任總督,他的妻子有12個兄弟姐妹,而他又與妻子生育了6個孩子。他們的“美滿”家庭完全符合猶他多子多福的文化,但這種文化的另一面,則是禁止墮胎和弱勢群體無盡的苦難。

因此,就像讓卡塔爾承辦世界杯一樣,讓全明星來到爵士的NBA需要承受一定的道德壓力。

2023全明星

爵士在2018年前後就開始籌備競標,當時摩門教會的核心人物、猶他巨富麥克-克裡斯滕森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跟米勒家族關系匪淺,2019年初,是他致電時任爵士總裁、現任拉裡-H-米勒公司CEO史蒂夫-斯塔克斯,要他即刻安排“女家長”蓋爾-米勒與蕭華的會面,讓蓋爾親自陳述申辦全明星對猶他社區的意義。

按照斯塔克斯的描述,他和蓋爾應該都聽從了克裡斯滕森的指示。2019-20賽季開始前,蕭華也正式宣佈了鹽湖城成為舉辦地的消息。

面對爭議,相比馬龍和斯托克頓的保守抗拒,蕭華顯然圓滑得多。

他強調稱,猶他的情況與當初北卡羅來納州反跨性別者的立法完全不同,當年NBA取消了夏洛特全明星,但對鹽湖城完全沒必要做到那個地步。而且,夏洛特一事也讓蕭華不再相信非黑即白的立場和手段真能推動多少良性變革,NBA有30支球隊,業務涉及30座城市,他們能逃到哪去?

“數十年來,我們的記錄已經絕對清楚地表明了我們對人權問題的關註。”蕭華說。“無論在場內還是場外,我們都絕對保護所有活動參與者的個人公民權。”

2023全明星

換句話說,LGBTQ權利的支持者不但可以入場,連NBA首位出櫃者賈森-柯林斯也被請來為全明星站臺,背書稱NBA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自己的價值觀。

但猶他州長斯賓塞-考克斯說了大實話:“我們跟NBA討論了很久,他們也想要擺脫那些文化戰爭,所以我們一點也不擔心。”

正賽開始前,蕭華就已經宣告了猶他全明星的勝利,就算沒有卡塔爾世界杯一樣的史詩結局,但豐碩成果已經令他非常滿意。

“就經濟規模而言,本屆賽事創造了歷史紀錄,”蕭華說。“全明星給猶他帶來的經濟效益約為2.8億美元。”而在爵士競標之時,最高預期隻有5000萬。

所以,公開支持15歲兒子變性為女兒的韋德夫婦照樣驕傲地以爵士股東的身份出現在場邊。都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NBA反其道行之確實已經很久了。

如今已是爵士小老板的韋德

* * * *

熱鬧過後就是散場。正賽裡兩隊除了塔圖姆和佈朗的單挑之外毫無亮點,稀爛防守和鬥志令人發指,讓許多球迷忍不住憶起了再也回不去的崢嶸歲月。

有大V賬號放了一段1993年全明星的精彩對抗視頻,感慨了一番什麼叫真男人的籃球。

雖然主角還是馬龍斯托克頓,但不再有人提及什麼醜聞。

2022世界盃

富遊體育

瘋體育推薦富遊體育,擁有有三大體育系「super體育、鑫寶體育、ob體育」任君挑選

更多熱門
NBA籃球

腰王,被輕狂撞了一下腰

3月23日灰熊主場對火箭,首節還剩3分鐘時,聯邦快遞球館響起瞭熱烈的掌聲,球迷們紛紛起立歡呼。賈-莫蘭特上場瞭,那一刻,

閱讀更多 »
相關新聞
NBA籃球

腰王,被輕狂撞了一下腰

3月23日灰熊主場對火箭,首節還剩3分鐘時,聯邦快遞球館響起瞭熱烈的掌聲,球迷們紛紛起立歡呼。賈-莫蘭特上場瞭,那一刻,

閱讀更多 »